鼗鼓
词语 | 鼗鼓 |
---|---|
拼音 | táo gǔ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种摇鼓。俗称拨浪鼓。解释:
(一)、一种摇鼓。俗称拨浪鼓。
《书·益稷》:“下管鼗鼓合止柷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鸽异》:“小者上下飞鸣,时集其顶,翼翩翩如燕子落蒲叶上,声细碎,类鼗鼓;大者伸颈不敢动。”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一样玩具是 朱熹 所谓‘持其柄而摇之,则两耳还自击’的鼗鼓,在我虽然也算难得的事物,但仿佛曾经玩过,不觉得希罕了。”
释义:
1.有柄的小鼓。以木贯之,摇之作声。古祭礼用的一种乐器。亦指鼗鼓之声。
相关词语:
打边鼓敲边鼓败鼓之皮敝鼓丧豚布鼓雷门晨钟暮鼓重整旗鼓扯鼓夺旗村箫社鼓村歌社鼓重兴旗鼓重振旗鼓打退堂鼓大张旗鼓掉舌鼓唇对牛鼓簧烽鼓不息桴鼓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