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刻日

刻日

词语刻日
拼音kè rì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见〖克日〗。

解释:

(一)、限定日期。刻,通“ 剋 ”。

唐 王建 《东征行》:“相国刻日波涛清,当朝自请东南征。”《宋史·张浚传》:“时 金 人屯重兵于 河南 ,为虚声胁和,有刻日决战之语。”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将某左迁 江州 司马,刻日走马之任。”

(二)、犹即日。

《清史稿·德宗纪二》:“趣 盛宣怀 芦 汉 铁路刻日兴工。” 孙犁 《澹定集·同口旧事》:“信中说:已经给我找到一个教书的位子,开学在即,希望刻日赴 保定 。”

释义:

限定(kè rì)日期。亦指犹即日;当日。

造句:

1、 到了唐代,皮影剪刻日益精致,敷色填彩,用作讲史传经。

2、 此刻日已三竿,阳光普照,温暖人间,然而八卦天台之上,却隐隐弥漫着一股凛冽的寒气。

相关链接刻日造句

相关词语:

爱日惜力暗无天日白虹贯日白日见鬼白日升天白日衣绣白日做梦百花生日饱食终日倍日并行蔽日干云并日而食拨云见日补天浴日不见天日不可终日不日不月白日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