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绾髻

绾髻

词语绾髻
拼音wǎn jì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亦作“綰结”。谓盘绕发髻。

解释:

(一)、亦作“ 綰结 ”。谓盘绕发髻。

宋 黄庭坚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诗之二:“满川风雨独凭栏,綰结 湘娥 十二鬟。” 宋 范成大 《揽辔录》:“惟妇人之饰不甚改,而戴冠者甚少,多綰髻。”

释义:

绾髻,读wǎn jì,是汉语词汇,出自《揽辔录》,解释为:谓盘绕发髻。

造句:

1、 衣香鬓影间那身段高挑的女子黑发绾髻,一袭月色旗袍,玫红色丝线绣成纹路在旗袍上流畅游走,勾勒出几只蝴蝶。

2、 此外,唐代以梳高髻为美,主要发式有云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三角髻、双环望仙髻、回鹘髻、乌蛮髻等。

相关链接绾髻造句

相关词语:

利绾名牵椎髻布衣赤绳绾足绾角兄弟广袖高髻绾黄纡紫小髻楂髻坠髻翦髻金髻尊者抓髻髴髻新髻坠马髻绾错髻簪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