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灯
词语 | 纱灯 |
---|---|
拼音 | shā dēng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用薄纱糊成的灯笼。解释:
(一)、用纱罩笼住的灯。
唐 韦应物 《寄璨师》诗:“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 唐 刘禹锡 《和牛相公雨后》:“晓看紈扇恩情薄,夜觉纱灯刻数长。” 宋 贺铸 《罗敷歌》词:“半掩兰堂,惟有纱灯伴绣牀。” 元 张可久 《清江引·秋思》曲:“孤眠夜寒魂梦怯,月暗纱灯灭。”
释义:
纱灯又称灯笼,汉族特色手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吉利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造句:
1、房内点着红纱灯,轻薄的光亮映得雕花大床上的帷幔深深浅浅,连带着他的笑容也暖了几分。
2、回宫时,更俨然诰命夫人,前有八名太监,掌了大红纱灯引导,远远望去,和御驾一样。
相关词语:
暗室逢灯补阙灯檠吹灯拔蜡灯蛾扑火灯红酒绿灯火辉煌灯烛辉煌灯火万家灯尽油干挂灯结彩黑灯瞎火黄卷青灯黑灯下火黑漆皮灯酒绿灯红绿酒红灯青灯古佛青灯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