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钤记

钤记

词语钤记
拼音qián jì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旧时机关团体使用的图章,多为长形,不及印或关防郑重。

解释:

(一)、 明 制,凡按 洪武 定制所设官吏皆用方印,未入流各官则用条记。其后因事添设,则由朝廷颁发关防治事。

清 代称“鈐记”。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俄罗斯专辑》:“伪书用印两颗,鈐盖不合式,又非边界头目鈐记。”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印关防条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云:本朝印记,凡为祖宗朝额设者,俱方印,而未入流则用条记。其后因事添设,则赐关防治事,即督抚大臣及总镇大帅亦然。按,此三者与今制同,惟条记之名今作鈐记。”

(二)、指机关公章。

邓洪 《山中历险记》:“我什么也没有携带,只把一颗保卫局的钤记和一些机密文件包好扎在腰带上。”

释义:

1.明制﹐凡按洪武定制所设官吏皆用方印﹐未入流各官则用条记。其后因事添设﹐则由朝廷颁发关防治事。清代称"钤记"。 2.指机关公章。

造句:

1、首不后,在搁置橡皮钤记东西拆除图像时答拔存不合的克隆源不面.

2、再次,在搁置橡皮钤记东西时,凡是采存变态的模式.

相关链接钤记造句

相关词语:

博闻强记不记前仇不可胜记出何典记多文强记多闻强记记问之学记忆犹新记功忘过记功忘失铭记不忘强记博闻洽闻强记潜神默记骑曹不记马依希犹记挟冤记仇书记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