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格
词语 | 葫芦格 |
---|---|
拼音 | hú lú gé |
字数 | 3字词语 |
形式 | abc式词语 |
意思:
亦称“葫芦韵”。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解释:
(一)、亦称“ 葫芦韵 ”。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昔 郑都官 与僧 齐己 、 郑损 辈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轆轤,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轆轤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其“先二后四”者,谓用韵时音近之字可合并而用,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如葫芦形,故名。
释义:
1.亦称"葫芦韵"。 2.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
相关词语:
闷葫芦别具一格不拘一格别创一格别开一格不名一格打闷葫芦格格不入格杀不论格杀勿论格物致知钩辀格磔格不相入格高意远格古通今格杀弗论格杀无论格物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