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刻期

刻期

词语刻期
拼音kè qī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见〖克期〗。

解释:

(一)、限定日期。刻,通“ 剋 ”。

《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元年》:“ 虎 好猎,晚岁,体重不能跨马,乃造猎车千乘,刻期校猎。”《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他踞了碉楼,以逸待劳,我们倒难以刻期取胜。” 章炳麟 《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 啟超 説国会议院等事,且曰:今朝廷下詔,刻期立宪。”

释义:

kè qī[on a set date] 克期,在严格规定的期限内。明 冯梦龙 清 蔡元放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一回:“楚王乃与五国定从约,刻期大举。”2002年《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规范使用“克期”。

造句:

1、 安徽除前举“招纳亡命,联络十余村庄”,“刻期攻城”的谢家大户谢四老虎谢珍科。

2、 便差军数万,筑濡须坞,晓夜并工,刻期告竣。

相关链接刻期造句

相关词语:

不期而然不期而遇不期修古不期而会不期而同春宵一刻刺心刻骨丹楹刻桷刁钻刻薄雕虫篆刻雕文刻镂雕虫刻篆雕心刻肾丰取刻与鬼刻神劖贵不期骄后会无期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