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溺
词语 | 便溺 |
---|---|
拼音 | biàn niào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排泄大小便:不许随地便溺。(二)、屎和尿:这种动物的便溺有种特殊的气味。
解释:
(一)、排泄屎尿。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阴府辩词》:“其家就牀褥作一窍,任其便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珊瑚》:“无何,母以鬱积病,委顿在牀,便溺转侧皆须生。”
(二)、屎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雷公》:“大骇,急以器中便溺倾注之。” 许杰 《吉顺》下:“一种特别的气味,是儿童们的便溺。”
释义:
便溺,指排泄屎尿。语出明 陶宗仪 《辍耕录·阴府辩词》:“其家就牀褥作一窍,任其便溺。”
造句:
1、 翻盖翻起内面所形成的便溺遮挡空间不仅可以保护病人隐私,而且能够防止排泄物的溅落,有利于病床卫生的保持。
2、 极其重要的是立即组织卫生设施,例如指定便溺场所和集体壕沟厕所。
相关词语:
便辞巧说便宜行事避溺山隅便宜从事便宜施行不便水土触机便发大腹便便咄嗟便办道在屎溺屙金溺银方便之门扶危拯溺公私两便己饥己溺家常便饭及溺呼船己溺己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