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枯
词语 | 偏枯 |
---|---|
拼音 | piān kū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中医指半身不遂的病。(二)、比喻偏于一方面,发展不平衡。
解释:
(一)、偏瘫,半身不遂。
《庄子·盗跖》:“ 禹 偏枯。” 成玄英 疏:“治水勤劳,风櫛雨沐,致偏枯之疾,半身不遂也。”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二)、偏于一方面,照顾不均,失去平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义脉不流,则偏枯文体。”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非笔力纯粹,必有偏枯之病。” 郭沫若 《今昔蒲剑·文化与战争》:“这两种欲望虽相互对立,却也不可偏枯。”
释义:
偏枯,中医病名,指半身不遂的病。
造句:
1、 考偏枯与痱之别,偏枯以半身不遂为主,因其邪在肌表,未及于心,故神识无伤,而痛觉存在,属汉以后中风之中经络,与现代医学废用性肌萎缩相类。
2、 钱穆先生曾说,考试"若全无标准,人事奔竞,偏枯偏荣,种种病象,将指不胜屈。"。
相关词语:
熬枯受淡补偏救弊不可偏废不偏不党不偏不倚摧枯拉朽摧枯折腐摧枯拉腐摧枯振朽摧朽拉枯得失荣枯焚枯食淡功成骨枯海枯见底海枯石烂涸辙枯鱼集苑集枯救偏补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