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
词语 | 赵氏孤儿 |
---|---|
拼音 | zhào shì gū ér |
字数 | 4字词语 |
形式 | abcd式词语 |
意思:
指 赵武 。 春秋 时, 晋国 佞臣 屠岸贾 诬陷 赵盾 ,杀其满门, 盾 子 赵朔 妻有遗腹子 赵武 匿公宫中, 屠岸贾 搜捕之。 赵朔 友人 程婴 及 朔 门客 公孙杵臼 定计以他人婴儿顶替,救出 赵武 , 赵氏 真孤遂得以保全,并由 程婴 抚养成人报仇雪恨。见《史记·赵世家》。后常用以借指忠臣孑遗。 元 人据此编有杂剧《赵氏孤儿》。《歧路灯》第八二回:“ 巫氏 道:‘你又不是 赵氏孤儿 ,为甚的叫 王中 在楼上唱了一齣子“ 程婴 保孤”?’”亦省称“ 赵氏孤 ”。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四折:“你当初屈勘 公孙老 ,今日犹存 赵氏孤 。” 清 王之棠 《崇义行》:“谁恤 桓 嫠苦,谁怜 赵氏孤 。”解释:
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杂剧剧本。元代纪君祥作。春秋时晋国上卿赵盾遭权臣屠岸贾诬陷,全家被杀。赵氏门客程婴用己子替换赵氏遗腹子赵武,抚养成人,报了冤仇。除元杂剧外,同一题材作品有宋元南戏《赵氏孤儿记》、明传奇《八义记》,以及近代京剧《搜孤救孤》等。
造句:
1、 若非公孙杵臼,焉得赵氏孤儿,既以遇难避仇,不必胶柱鼓瑟。
2、 邱婷表示,这次她整出戏采倒叙法,自成一格,由赵氏孤儿长大见到母亲开始,而后依序“抄家”、“献孤”、“搜孤”。
相关词语:
八百孤寒白云孤飞北宫婴儿别鹤孤鸾伯道无儿巴高枝儿拔赵易汉称孤道寡痴儿呆女戳无路儿单兵孤城倒绷孩儿断雁孤鸿单文孤证戴高帽儿道寡称孤吊儿郎当儿女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