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候
词语 | 假候 |
---|---|
拼音 | jiǎ hòu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古代对边境县人民实行军事编制,设伍、里、连、邑四级,一邑之长称假候。解释:
(一)、古代对边境县人民实行军事编制,设伍、里、连、邑四级,一邑之长称假候。
《汉书·晁错传》:“臣又闻古之制边县以备敌也,使五家为伍,伍有长;十长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连,连有假五百;十连一邑,邑有假候,皆择其邑之贤材有护,习地形知民心者。”假候,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作“假侯”。
释义:
1.古代对边境县人民实行军事编制,设伍﹑里﹑连﹑邑四级,一邑之长称假候。
相关词语:
假惺惺假慈悲不假思索半真半假比物假事不自满假承颜候色敌不可假狐假虎威狐假鸱张假痴不癫假公济私假力于人假人假义假仁假义假手于人假途灭虢假以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