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
词语 | 校尉 |
---|---|
拼音 | xiào wèi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军职名。据《史记》,秦 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解释:
(一)、军职名。据《史记》, 秦 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
《项羽本纪》载: 项梁 “部署 吴中 豪杰为校尉、候、司马。”又《张耳陈馀列传》载: 陈胜 “以 张耳 、 陈餘 为左右校尉。” 汉 代始建为常职,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亦有称校尉者。 隋 唐 以后迄 清 为武散官之号,地位逐渐降低。 明 清 之际也称卫士为校尉,其地位尤低。参阅《通典·职官十六》、《续通典·职官十六》。
释义:
武官名。西汉始定为武官名,位略次于将军,并随职务冠名号,如中垒校尉等。汉武帝时置八校尉为分掌宿卫京师各部队之将领。汉以后掌少数民族地区的长官也以此称。唐代以后为低级武散官之称。明清时其地位更低。
造句:
1、因为摸金校尉戒规森严,不同与普通的盗墓贼,一座古墓只取一两件东西便住手,而且贵族古墓中的赔葬品都十分丰富,所以互相之间不会有太大的冲突。
2、年轻的校尉突然做出了一个非常坚决的决断,这跟风雨和燕南天的争霸无关,跟圣龙的兴衰荣辱更无关,有关的仅仅是为了不让那些曾经同袍同泽的战友的生命。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