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号
词语 | 啼号 |
---|---|
拼音 | tí háo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哭叫。解释:
(一)、哭叫。
《礼记·杂记下》“中路婴儿失其母焉” 汉 郑玄 注:“言其若小儿亡母啼号,安得常声乎?” 晋 陶潜 《庶人孝传赞》:“亲戚扶持晓諭,莫能移之,啼号益盛。” 明 袁宏道 《答毛太初书》:“远处荒村,儿女啼号。” 王西彦 《眷恋土地的人·在退却的路上》:“北岸是一片凄惨的啼号。”
释义:
啼号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í háo,是指哭叫。
造句:
1、饥寒啼号,当天就近万人冻饿而死。
2、未战而疾死者过半,亲老涕泣,孤子啼号,家破业散,迎尸千里之外,裹骸骨而归。
相关词语:
奔走呼号愁眉啼妆触地号天杜鹃啼血砥厉名号砥砺名号发号施令更令明号干啼湿哭狗盗鸡啼鬼哭神号鬼泣神号行号巷哭号寒啼饥号咷大哭号啕大哭呼天号地号令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