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体
词语 | 有体 |
---|---|
拼音 | yǒu tǐ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谓有一定的形体。《易·繫辞下》:“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孔颖达 疏:“若阴阳不合则刚柔之体无从而生。以阴阳相合,乃生万物,或刚或柔,各有其体。”南朝 梁 江淹《效阮公诗》之五:“同情沦异物,有体入无形。”(二)、犹得体。宋 苏轼《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詔曰:‘宽严有体,边人安焉。’公因作堂,以‘安边’名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帝谓大臣曰:‘梅挚 言事有体。’以为户部副使。”
解释:
(一)、谓有一定的形体。
《易·繫辞下》:“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孔颖达 疏:“若阴阳不合则刚柔之体无从而生。以阴阳相合,乃生万物,或刚或柔,各有其体。”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五:“同情沦异物,有体入无形。”
(二)、犹得体。
宋 苏轼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詔曰:‘宽严有体,边人安焉。’公因作堂,以‘安边’名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帝谓大臣曰:‘ 梅挚 言事有体。’以为户部副使。”
释义:
zhēn cǎo ㄓㄣ ㄘㄠˇ 榛草丛生的杂草。《后汉书·窦武传》:“后母卒,及葬未窆,有大蛇自榛草而出。” 唐 杜甫 《畏人》诗:“门迳从榛草,无心待马蹄。”
相关词语:
莫须有墙有耳奥援有灵遍体鳞伤别有洞天别有风趣别有风味别有肺肠别有天地别有用心彬彬有礼不成体统不识大体包罗万有卑身贱体卑身屈体膘肥体壮臂有四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