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卑鄙

卑鄙

词语卑鄙
拼音bēi bǐ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卑鄙无耻。卑鄙龌龊(形容品质、行为恶劣)。卑鄙的行径。
(二)、卑微鄙陋。

解释:

(一)、低微鄙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北史·于翼传》:“ 明帝 雅爱文史,立麟趾学,在朝有艺业者,不限贵贱,皆听预焉。乃至 萧撝 王褒 等与卑鄙之徒同为学士。”

(二)、低下粗俗。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词中如 刘改之 辈,词本卑鄙,虽负一时重名,然观其词,即可知其人之不足取。”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鸾仙》:“是后开鸞必至,所言皆卑鄙琐陋,呶呶不休,皆厌恶之。” 鲁迅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他们说白话文卑鄙,没有价值;他们说年青人作品幼雅,贻笑大方。”

(三)、(品质、言行)低级、恶劣。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余自 绩溪 之游,见热闹场中卑鄙之状不堪入目,因易儒为贾。” 清 张杓 《上杨侯陈善后事宜书》:“货有定额,不容增减;价则现给,无事拖延。姦商復何所图而甘为卑鄙耶!”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五:“假若诗歌是狡猾卑鄙的结晶, 蓝东阳 便真可以算作一个大诗人了。” 聂绀弩 《我对小品文的意见》:“ 林先生 已经不是讽刺,简直就肯定杂文的流行是由于作者堕落、卑鄙、偷懒、投机。”

(四)、指卑鄙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六艺备则卑鄙化为君子,众誉集则孤陋邈乎贵游。” 唐 韩愈 《送许郢州序》:“ 于公 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与卑鄙庸陋相应答如影响。”

释义:

卑鄙,双音词,古意指地位卑微,见识浅陋(分别是“卑”和“鄙”的意思)或指这样的人;清之后渐有低下粗俗、低级恶劣之意。今意为贬义词,指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相关链接

相关词语:

卑鄙龌龊卑鄙无耻卑谄足恭卑辞重币卑躬屈膝卑礼厚币鄙吝复萌鄙于不屑不卑不亢不亢不卑卑不足道卑辞厚币卑辞厚礼卑宫菲食卑躬屈节卑陋龌龊卑身贱体北鄙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