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言诗
词语 | 六言诗 |
---|---|
拼音 | liù yán shī |
字数 | 3字词语 |
形式 | abc式词语 |
意思:
每句六字的古体诗。相传始于 西汉 谷永,一说 东方朔 已有“六言”诗。皆不传。今所见以 汉 末 孔融 的六言诗为最早。至 唐 六言诗有古体、律体之分。六言诗体以格调苍劲、浑朴为佳,但不甚流行。参阅 明 徐师曾《文体明辨·六言诗》、清 赵翼《陔馀丛考·六言诗》。解释:
(一)、每句六字的古体诗。相传始于 西汉 谷永 ,一说 东方朔 已有“六言”诗。皆不传。今所见以 汉 末 孔融 的六言诗为最早。至 唐 六言诗有古体、律体之分。六言诗体以格调苍劲、浑朴为佳,但不甚流行。参阅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六言诗》、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六言诗》。
释义:
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也写有六言诗,但都不传。这种诗体不很流行。今所见六言诗以汉末孔融所作为最早。
造句:
1、元明清六言诗创作上归于消沉,理论上开始把握到了六言诗体的特点。
2、六言诗起源于骚雅,在汉魏六朝成型,在唐代成熟,在宋代发展到高峰,并对其他诗歌样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关词语:
一言堂薄唇轻言杯酒言欢闭口不言币重言甘变色之言博闻辩言不苟言笑不堪言状不可胜言不可言宣不可言喻不可言状不恤人言不言而信不言而喻背惠食言悖言乱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