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枋
词语 | 额枋 |
---|---|
拼音 | é fāng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额,匾额。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解释:
额,匾额。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是古代汉族建筑中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的石窟建筑中可以看到此种结构,多置于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到宋代始称为“阑额”。有些额枋是上下两层叠重叠的,在上的称为大额枋,在下的称为小额枋。大额枋和小额枋之间夹垫板,称为由额垫板。额枋上置平板枋。
释义: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构件,即木结构建筑中檐柱与檐柱之间的联系梁。早期多设一根,后增添一较细者,遂有大、小之分。
造句:
1、 门顶额枋上悬着蓝底金字的“钦使第”竖匾,十分引人注目。
2、 骑马雀替多在门头两柱之间、额枋之下,是古建筑特色构件之一,在清代演变为纯装饰构件,形式内容丰富。
相关词语:
鼻青额肿攒眉蹙额愁眉蹙额额手称庆额蹙心痛额手称颂额手相庆额首称庆额外主事疾首蹙额焦头烂额举手加额坚额健舌烂额焦头龙门点额目语额瞬破头烂额铜头铁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