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税
词语 | 杂税 |
---|---|
拼音 | zá shuì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指在正税以外征收的各种各样的税:苛捐杂税。解释:
(一)、正税以外的各种税捐。
《南史·宋纪中·武帝》:“东境去岁不稔,宜广商货,远近贩鬻米粟者,可停道中杂税。”《旧唐书·食货志上》:“大抵 有唐 之御天下也,有两税焉,有盐铁焉,有漕运焉,有仓廪焉,有杂税焉。”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利源调度·杂税》:“ 周 衰之末,诸侯以强霸相尚,兵革不息,故费博而什一不足,此杂税之法所由起也。”
释义:
1.正税以外的各种税捐。
造句:
1、在旧社会,沉重的苛捐杂税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来。
2、解放前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谁也记不清有多少。
相关词语:
错综复杂纯一不杂纷纭杂沓蜂屯蚁杂苛捐杂税凌杂米盐龙蛇混杂拉拉杂杂良莠淆杂门无杂宾门无杂客轻徭薄税人多手杂人多嘴杂人多口杂食租衣税私心杂念水陆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