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予
词语 | 取予 |
---|---|
拼音 | qǔ yǔ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拿取和给予。解释:
(一)、亦作“ 取与 ”。收受和给予。
《管子·幼官》:“著於取与之分,则得地而不执。”《汉书·司马迁传》:“然僕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作“取与”。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观取与於宜适,谓虚实於言行,考操业於闺閫,校始终於信効,善否之验不亦易乎!” 宋 苏辙 《民政上》:“臣愚以为严赏罚,勑官吏,明好恶,慎取予,不赦有罪,使佛老之福不得苟且而惑其生。”《明史·朱希周传》:“性恭谨,不妄取予。”
(二)、形容操琴时内收和外放的指法。
宋 文天祥 《胡笳曲序》:“庚辰中秋日, 水云 慰予囚所,援琴作《胡笳十八拍》,取予疾徐,指法良可观也。”
释义:
1.亦作"取与"。收受和给予。 2.形容操琴时内收和外放的指法。
造句:
1、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司马迁
2、 视国为家,一人独治,予取予夺,置百官如虚设,置天下苍生于不顾。这就是病根!
相关词语:
暴取豪夺彼弃我取成仁取义尺寸可取谄谀取容出奇取胜断章取义导以取保短中取长断章取意阿谀取容阿世取容阿意取容分文不取丰取刻与俯拾仰取分毫不取分文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