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东
词语 | 西东 |
---|---|
拼音 | xī dōng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西方和东方。(二)、用为偏义复词,指西方。
(三)、泛指四方,无定向。
(四)、指酒杯。
(五)、犹东西。泛指什物。
解释:
(一)、西方和东方。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兑》:“两心不同,或欲西东。明论终始,莫适所从。”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古塔认西东。”
(二)、用为偏义复词,指西方。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只虑迷所归,池上日西东。”
(三)、泛指四方,无定向。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怵,为利所诱怵也;迫,迫贫贱,东西趋利也。” 唐 孟郊 《过分水岭》诗:“十步九举轡,迴环失西东。” 宋 范成大 《钓池口阻风》诗:“回风打船失西东,柁痴櫓弱无适从。”
(四)、指酒杯。
宋 赵长卿 《朝中措》词:“此去定膺先宠,且须满醉西东。”
(五)、犹东西。泛指什物。
宋 张元干 《诉衷情》词:“儿时初未识方红,学语问西东。”
释义:
1.西方和东方。 2.用为偏义复词,指西方。 3.泛指四方﹐无定向。 4.指酒杯。 5.犹东西。泛指什物。
造句:
1、一樽别酒苦匆匆,还似陇头流水,多西东。晁端礼
2、志士恨无穷,孤身走西东。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
相关词语:
东道主东窗计辽东豕避世墙东不识东家拆东补西拆西补东大江东去东奔西走东窗事发东床快婿东床坦腹东倒西歪东道之谊东方千骑东风浩荡东风化雨东风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