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
词语 | 童谣 |
---|---|
拼音 | tóng yáo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有韵的诗歌形式的儿童故事在儿童中间流行的歌谣,形式比较简短解释:
(一)、儿童传唱的歌谣。旧时认为能预示世运或人事。
《左传·僖公五年》:“八月甲午, 晋侯 围 上阳 。问於 卜偃 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謡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其九月十月之交乎?’”《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童謡之言,将有徵於此。”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夫童謡犹助圣人之耳目,岂况《坟》《索》之弦博哉?”《三国演义》第九回:“ 卓 问 李肃 曰:‘童謡主何吉凶?’”
释义:
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2008年6月7日,童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造句:
1、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2、 追寻着儿时童谣的印迹,乡间夜晚月朗星疏的农家院落,月下地面的树影,互相打闹嬉戏中高歌“月亮光光,满院香香”的美好记忆,钩沉起流传于乡间俚俗中老掉牙的关于天狗吃月亮的古老神话,这足以让我的心里陶醉,我的思绪飞扬!
相关词语:
白叟黄童齿豁头童二童一马反老还童返老还童返老归童鹤发童颜黄童白叟黄童白颠黄童皓首金童玉女牛童马走騃童钝夫却老还童山童石烂童牛角马童山濯濯童颜鹤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