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
词语 | 国子监 |
---|---|
拼音 | guó zǐ jiàn |
字数 | 3字词语 |
形式 | abc式词语 |
意思:
中国古代负责教育管理的最高机关,也兼为最高学府。始于晋,称国子学,隋以后改称国子监,清末废除,改设“学部”。解释:
(一)、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隋 、 唐 、 宋 、 元 、 明 、 清 ,称国子监。 晋 称国子学, 北齐 称国子寺。 清 末改革学制,自 光绪 三十二年起设学部,国子监并入学部。参见“ 国学 ”、“ 太学 ”、“ 国子学 ”。
释义:
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造句:
1、 李甲在国子监读书,他不安守本分,寻花问柳,才会遇上名姬杜十娘。
2、 国子监街区的整治则通过市场运作,将危房及一些厂房拆除改建恢复成四合院,使一条古街愈显古色古香。
相关词语:
碰钉子矮子看戏爱国如家爱民如子安邦定国安邦治国安国宁家矮子观场安国富民保国安民抱子弄孙闭关锁国病民蛊国不当人子不肖子孙败国丧家败国亡家邦国殄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