潆洄
词语 | 潆洄 |
---|---|
拼音 | yíng huí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水流回旋的样子。解释:
(一)、亦作“ 瀠迴 ”。水流回旋貌。
宋 朱熹 《精舍闲居戏作武夷棹歌》之九:“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巖下水瀠洄。”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然其境水石瀠迴,峯崖倒突。” 赵朴初 《访广岛》诗之一:“向来七水瀠洄处, 广岛 风姿绰约称。”
(二)、引申为回旋貌。
清 黄景仁 《游四明山放歌》:“望洋忽勒千里足,怒气倒激成瀠洄。”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一:“露消露凝,人生奇秘。却不见溪流无尽藏意;却不见大气瀠洄有无微。”
释义:
潆洄,亦作"潆回",读音yíng huí,汉语词语,指水流回旋的样子。
造句:
1、芳塘长遍相思草。水亦潆洄抱。花花叶叶总相依。护住文禽一对,不分飞。剖开莲子拗残藕。离别从来有。人天欢喜此图中。那识江湖萧瑟,有秋风。席佩兰
2、她把自己融入画面,任由意念在流逝的时光中潆洄,沉积为肌理与色彩的微妙变化,这变化最终蕴集为一个意象的时空。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