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包
词语 | 毡包 |
---|---|
拼音 | zhān bāo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毡房;我国北部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二)、毡制的包儿。
解释:
(一)、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古代文献中多称穹庐、毡帐(旃帐)。今 蒙古 族居住区称“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易拆装,便游牧。
(二)、兽毛编织的或用毛毡缝制的包,外出时用来盛放衣物。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绢衫毡包,极其华整。”《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当下叫了两乘轿子,两人坐了,两个长随跟着--一个抱着毡包--一直来到河下。”《红楼梦》第八七回:“ 雪雁 走去,将一包小毛衣裳抱来,打开毡包,给 黛玉 自拣。”
释义: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古代文献中多称穹庐﹑毡帐(旃帐)。今蒙古族居住区称"蒙古包"。
造句:
1、 游动的牧民来到水草丰茂的地方扎下毡包,竖起风力发电机,准备在这里放牧一段时间。
2、 阿妈从毡包中提了桶马奶出来.
相关词语:
包藏祸心包举宇内包罗万象包羞忍耻包藏奸心包打天下包揽词讼包罗万有包办代替大度包容胆大包天大胆包身含垢包羞兼容并包兼包并容兼包并畜解衣包火酒囊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