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海运

海运

词语海运
拼音hǎi yùn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利用货船在国内外港口之间,通过一定的航区和航线进行的货物运输方式。是国际货物运输中最主要的方式。

解释:

(一)、海动。谓海动风起。

《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 陈鼓应 注引 林希逸 曰:“海运者,海动也……海动必有大风,其水涌沸,自海底而起,声闻数里。” 晋 郭璞 《江赋》:“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 郑泽 《嘤求草题词》:“枪榆我自嗤,海运君怀敞。”

(二)、指海洋潮汐现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 扶南 去 林邑 四千里,水步道通……自 船官 下注 大浦 之 东湖 ,大水连行。潮上西流,潮水日夜长七八尺。从此以西,朔望并潮,一上七日,水长丈六七。七日之后,日夜分为再潮,水长一二尺。春夏秋冬,厉然一限。高下定度,水无盈缩,是为海运,亦曰象水也。”

(三)、古代特指由海道运粮至京师。

《元史·食货志五》:“海运, 元 自 世祖 用 伯颜 之言,岁漕东南粟,由海道以给京师。”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海运》:“国朝海运粮储,自 朱清 张瑄 始,以为古来未尝有此。按 杠工部 《出塞》云:‘ 渔阳 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 辽海 ,稉稻来东 吴 。’……如此,则 唐 时已有海运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自河运改行海运以来,轮舶往还费省而效捷。”

(四)、今泛指海上的运输。

陈毅 《满江红·参观光华海轮》词:“海运百年无我份,而今奋起多兴旺。”参阅 明 危素 《元海运志》、《清续文献通考·国用十五》。

释义:

海洋上的运输。

造句:

1、 此外,海运费的上涨是导致铁矿石价格一路上涨的又一直接原因。

2、 按散货和整柜走海运到达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港口你还没告诉我,我没法给你查到时间。

相关链接海运造句

相关词语:

挨山塞海拔山超海百川归海碧海青天八仙过海百川朝海百川赴海才高运蹇财运亨通沧海横流沧海桑田沧海一粟沧海遗珠曾经沧海持蠡测海春深似海醋海翻波才大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