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脐
词语 | 燃脐 |
---|---|
拼音 | rán qí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后汉书·董卓传》:“乃尸 卓 於市。天时始热, 卓 素充肥,脂流於地。守尸吏然火置 卓 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后遂以“燃脐”指元凶伏法。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前驱效命,元恶斯歼。既掛胆於西州,方燃脐於东市。”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若进鴆行弑,燃脐就戮,总关王室,不涉霸图。” 明 夏完淳 《讨叛降大逆臣檄》:“倘为 于禁 潜归,定合燃脐掛胆;若更 会之 怀毒,尤须赤族瀦宫。”解释:
(一)、《后汉书·董卓传》:“乃尸 卓 於市。天时始热, 卓 素充肥,脂流於地。守尸吏然火置 卓 脐中,光明达曙,如是积日。”后遂以“燃脐”指元凶伏法。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前驱效命,元恶斯歼。既掛胆於西州,方燃脐於东市。”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若进鴆行弑,燃脐就戮,总关王室,不涉霸图。” 明 夏完淳 《讨叛降大逆臣檄》:“倘为 于禁 潜归,定合燃脐掛胆;若更 会之 怀毒,尤须赤族瀦宫。”
释义:
燃脐(rán qí),指元凶伏法。典源为《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吕布斩董卓 ,弃尸于市。守尸的官吏用芯子点上火放在董卓肚脐眼里,一直燃烧到天亮。后遂以"燃脐"等指元凶伏法。
相关词语:
豆萁燃豆燃糠自照燃眉之急燃萁煎豆燃萁之敏燃萁煮豆噬脐何及噬脐莫及死灰复燃噬脐无及犀燃烛照余烬复燃煮豆燃萁煮豆燃箕断臂燃身燃膏继晷燃犀温峤牛渚燃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