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紫衣

紫衣

词语紫衣
拼音zǐ yī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紫色衣服。南朝 梁 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昔紫衣贱服,犹化 齐 风。”元 萨都剌《秋词》:“清夜宫车出 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
(二)、古代公服。春秋 战国 时国君服用紫。南北朝 以后,紫衣为贵官公服,故有朱紫、金紫之称。见《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五》。《左传·哀公十七年》:“良夫 乘衷甸两牡,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释剑而食。大子使牵以退,数之以三罪而杀之。”杜预 注:“紫衣,君服。三罪,紫衣、袒裘、带剑。”唐 韩愈《李公墓志铭》:“天子使贵人持紫衣金鱼以赐,居三年,州称治。”
(三)、借指贵官。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鬼神默护吉壤》:“吴塘山,滨临 太湖,两峰夹峙,为吾 锡 形胜之地,谓之 吴塘门。《鈐记》有云:吴塘 东,吴塘 西,玉兔对金鷄,代代出紫衣。”
(四)、紫色袈裟。唐 武则天 赐僧人 法朗 等九人紫袈裟、银鱼袋,为僧人赐紫之始。唐 郑谷《寄献狄右丞》诗:“逐胜偷閒向 杜陵,爱僧不爱紫衣僧。”宋 苏轼《答宝月大师书》之一:“累示及 瑜隆 紫衣师号,近为干得 王詵 駙马奏 瑜 为 海慧大师 文字,更旬日方出。”参阅《释氏要览上·法衣》。

解释:

1.紫色衣服。 2.古代公服。春秋战国时国君服用紫。南北朝以后,紫衣为贵官公服,故有朱紫﹑金紫之称。见《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五》。 3.借指贵官。 4.紫色袈裟。唐武则天赐僧人法朗等九人紫袈裟﹑银鱼袋,为僧人赐紫之始。

造句:

1、 穿紫衣,身材苗条,正是途中所遇那个骑白马的女子,只见她一张瓜子脸,双眉修长,肤色虽然微黑,却掩不了姿形秀丽,容光照人。

2、 穿紫衣,身材苗条,正是途中所遇那个骑白马的女子,只见她一张瓜子脸,双眉修长,肤色虽然微黑,却掩不了姿形秀丽,容光照人,火光映在袁紫衣脸上,红红的愈增娇艳。

相关链接紫衣造句

相关词语:

白日衣绣白衣公卿白衣卿相白衣秀士百衣百随褒衣博带褒衣危冠饱食暖衣布衣黔首布衣蔬食布衣韦带布衣之交白日绣衣百紫千红白衣苍狗白衣宰相班衣戏采班衣戏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