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阿曲

阿曲

词语阿曲
拼音ē qǔ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阿谀随顺。唐 韩愈《答吕毉山人书》:“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明史·胡俨传》:“必能为 董子 之正言,而不为 公孙 之阿曲。”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三节:“建武 二十四年(48年),刘秀 下诏重申‘阿附蕃王法’,凡阿曲附益王侯的,都要受到很严厉的处分。”
(二)、谓诬妄不实。《旧唐书·许敬宗传》:“敬宗 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
(三)、偏袒回护。《魏书·高道穆传》:“若御史、司直纠劾失实,悉依所断狱罪之。听以所检,迭相纠发。如二使阿曲,有不尽理,听罪家诣门下通诉,别加案检。”宋 苏洵《议法》:“唐 之初大臣 房 杜 辈,为刑统毫釐轻重,明辨别白,附以仁义,无所阿曲,不知 周公 之刑,何以易此。”

解释:

(一)、阿谀随顺。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明史·胡俨传》:“必能为 董子 之正言,而不为 公孙 之阿曲。”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三节:“ 建武 二十四年(48年), 刘秀 下诏重申‘阿附蕃王法’,凡阿曲附益王侯的,都要受到很严厉的处分。”

(二)、谓诬妄不实。

《旧唐书·许敬宗传》:“ 敬宗 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

(三)、偏袒回护。

《魏书·高道穆传》:“若御史、司直纠劾失实,悉依所断狱罪之。听以所检,迭相纠发。如二使阿曲,有不尽理,听罪家诣门下通诉,别加案检。” 宋 苏洵 《议法》:“ 唐 之初大臣 房 杜 辈,为刑统毫釐轻重,明辨别白,附以仁义,无所阿曲,不知 周公 之刑,何以易此。”

释义:

1.阿谀随顺。 2.谓诬妄不实。 3.偏袒回护。

相关链接

相关词语:

阿鼻地狱阿狗阿猫阿姑阿翁阿家阿翁阿娇金屋阿猫阿狗阿毗地狱阿平绝倒聱牙诘曲背曲腰躬背曲腰弯传神阿堵柴立不阿持正不阿倒持泰阿多口阿师倒持太阿低情曲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