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
词语 | 大数 |
---|---|
拼音 | dà shù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大局;大计。(二)、命运注定的寿限。
(三)、计划或策略。
解释:
(一)、自然法则;气数。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少顺其时,慎因其类。” 汉 仲长统 《昌言·理乱》:“存亡以之迭代,政乱从此周復,天道常然之大数也。”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二折:“常言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也是箇大数。”
(二)、指寿限,寿数。
宋 陈亮 《祭林圣材文》:“胡不百年,终此大数!”《金史·阿疎传》:“吾大数亦将终。我死,汝等当念我。”《说唐》第二十回:“原来 云召 大数未絶,故有神明相佑。”
(三)、大计;大略。
《管子·霸言》:“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审小计者失人。”《鹖冠子·近迭》:“今大国之君不闻先圣之道而易事,群臣无明佐之大数而有滑正之碎智。”《史记·淮阴侯列传》:“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
(四)、大要。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五度九夺》:“故兵之大数,五十里不相救也。”
(五)、约计之数。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典籍》:“ 开元 中,定四部目録,大凡五万一千八百五十卷,此自 汉 以来典籍之大数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六:“ 陈恕 为三司使,上命其以中外钱粮大数以闻。”
(六)、犹大势。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足下虽有自然之理,然未见大数。”《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瑜 之东渡,因与同行” 裴松之 注引《吴书》:“卿等丈夫,当解大数。今日天下兵乱,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偪乎?”
释义:
1.自然法则;气数。 2.指寿限﹐寿数。 3.大计;大略。 4.大要。 5.约计之数。 6.犹大势。
造句:
1、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2、 绝大数传播谚语的人都喜欢其思想的美妙性甚于它的正义性,喜欢它的措词特色甚于它的真切含义。
相关词语:
百年大计抱头大哭备位充数笔大如椽彪形大汉勃然大怒博大精深不计其数不可胜数不识大体不足齿数百年大业百事大吉不顾大局不登大雅才疏志大材大难用长篇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