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般法
词语 | 转般法 |
---|---|
拼音 | zhuǎn bān fǎ |
字数 | 3字词语 |
形式 | abc式词语 |
意思:
1.宋代漕运方式之一。起源于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裴耀卿于古汴河口筑河阴仓,使江淮地区漕粮运此纳贮,候水转运,经黄河﹑渭水至长安,为转般法之始。宋因汴河春﹑冬不能通航,直运漕船沿途又多延搁,为保证京师(开封)粮食等物资供应,自开宝五年(公元972年)起,陆续在漕运路上泗﹑楚﹑真﹑扬四州(州治今安徽泗县﹑江苏淮安﹑仪征﹑扬州等地)分设转般仓,卸纳东南六路漕粮,再换船转运至京师。实行后六路所需淮盐也可利用回空船只。嘉佑后,官船数量减少,雇人运输的须要长年运输,吏卒运输的又多侵盗,熙宁后转般法渐为直达法替代。嗣后时复时废,或两法并用。
相关词语:
团团转百般刁难百般奉承抱法处势不二法门不法常可不及之法百般抚慰百般折磨败法乱纪不足为法吹大法螺春秋笔法乘风转舵愁肠九转大吹法螺大法小廉大明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