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负
词语 | 贰负 |
---|---|
拼音 | èr fù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古代传说中的神名。(二)、喻叛贼或罪囚。
解释:
(一)、古代传说中的神名。
《山海经·海内西经》:“ 贰负 之臣曰 危 , 危 与 贰负 杀 窫窳 ,帝乃梏之 疏属之山 ,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髮,繫之山上木,在 开题 西北。” 宋 司马光 《侍读王学士挽辞》之一:“ 贰负 纍囚象, 尸臣 右瑑踪;老臣今已矣,咨访欲谁从。” 清 袁枚 《送虞山少宰从驾热河》诗:“笔光直掩 陆浑 火,博物能知 贰负 臣。”
(二)、喻叛贼或罪囚。
唐 吴融 《沃焦山赋》:“近者泰阶未平,四郊多垒, 贰负 尚活, 三苗 未死。”
释义:
贰负是古代汉族传说中的神。在古代,贰负为一神氐,人面蛇身,是人蛇合体的图腾。古代跑得最快的神人,人面蛇身,喜杀戮。后来成为武官的象征。
相关词语:
不负众望抱负不凡背恩负义背义负恩背义负信不分胜负参天贰地地负海涵递胜递负反裘负刍负德辜恩负恩昧良负荆请罪负老携幼负驽前驱负气斗狠负气仗义负屈含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