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伪
词语 | 诈伪 |
---|---|
拼音 | zhà wěi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弄虚作假,伪装假冒。(二)、巧诈虚伪。
解释:
(一)、弄虚作假,伪装假冒。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黑黄仓赤,莫不质良,毋敢诈伪。”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外易其貌,内隐其情,怀欲以求多,诈伪以要名。”《旧唐书·戴胄传》:“于时朝廷盛开选举,或有诈伪资荫者,帝令其自首,不首者罪至于死。”
(二)、巧诈虚伪。
《淮南子·本经训》:“机械诈伪,莫藏於心。”《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君等闻 曹操 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 苏秦 、 张仪 乎?”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书苑折技(二)》:“ 严嵩 偏和 岳飞 词,有如是诈伪;后人留词改名,有如是自欺。”
释义:
诈伪,汉语词汇。拼音:zhà wěi,释义:1、弄虚作假,伪装假冒。2.、巧诈虚伪。
造句:
1、 中国人患有六种精神痼疾:诈伪无耻,缩肉畏死,贪叨图利,偷惰废学,浮华相竞,猜疑相贼。章太炎
2、 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
相关词语:
兵不厌诈不辨真伪乘伪行诈刁滑奸诈尔虞我诈尔诈我虞化性起伪掎挈伺诈矫情饰诈矫言伪行桀贪骜诈狂三诈四敲诈勒索巧伪趋利去伪存真弃伪从真撒诈捣虚佯风诈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