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律
词语 | 钟律 |
---|---|
拼音 | zhōng lǜ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音律。(二)、原指编钟十二律,后泛指音律。
解释:
(一)、音律。
汉 蔡邕 《弹琴赋》:“爰制雅器,协之钟律。” 宋 苏辙 《祭范蜀公景仁文》:“顾惟平生,篤志钟律。” 清 方苞 《书考定<文王世子>后》:“故特徵天下有逸《礼》、古《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纤、钟律、《月令》、史篇文字者,并诣公车,至者以千数。”
(二)、原指编钟十二律,后泛指音律。
《史记·律书论》:“在璇璣玉衡以齐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鐘律调自上古。”《三国志·魏志·杜夔传》:“ 夔 善鐘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
释义:
1.音律。
相关词语:
抱令守律晨钟暮鼓出出律律盗钟掩耳鼎食鸣钟鼎食钟鸣东风入律二缶钟惑方头不律黄钟大吕黄钟毁弃黄钟瓦釜黄钟长弃毁钟为铎金科玉律击钟陈鼎击钟鼎食践律蹈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