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政
词语 | 军政 |
---|---|
拼音 | jūn zhèng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军事和政治。(二)、军事上的行政工作。
(三)、指军队和政府。
解释:
(一)、军中政教;军中政事。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楚子 为舟师以伐 吴 ,不为军政,无功而还。”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五状》:“自西寇猖獗,久当戎事,虽才不逮志,未有成绩,若其裁处军政,审料敌情,既踰岁年,粗亦详练。”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人材进则军政修,人心肃则国威遒。”
(二)、 明 清 对武官的定期考核称为军政。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禁卫·锦衣官考军政》:“武职五年军政,一如京官六年大计,其典至鉅至严。”《清史稿·世祖纪二》:“丁巳,詔军政六年一举行。”
(三)、军界与政界;军队与政府。
茅盾 《子夜》十:“‘到 北平 吃月饼’--军政当局也是这么预言战事的结束最迟不过未来的中秋。”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三:“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
释义:
军政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初步形成阶段的主要军事著作。与之同等的还有《军志》。是西周时期萌芽形态的兵书。早已失传,作者亦不详。
造句:
1、 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
2、 救援人员在等待准入签证,而军政府却在为紧急援助物资的进口税率而锱铢必较。
相关词语:
败军之将笔扫千军避军三舍常胜将军垂帘听政残军败将大树将军大政方针断头将军蠹政病民蠹政害民发政施仁覆军杀将各自为政狗头军师孤军奋战孤军作战改政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