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甲骨文

甲骨文

词语甲骨文
拼音jiǎ gǔ wén
字数3字词语
形式abc式词语

意思:

也叫卜辞、契文。商周时代在龟甲兽骨上所刻的文字。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代都城遗址,1899年始被发现。商周王室常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并将占卜之辞和相关的事情刻写其上。现收集到的单字总数在4 500个以上,能识读的不到一半。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

解释:

(一)、古汉字书体之一种。

殷 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并将占卜之内容用当时书体刻在甲骨之卜兆旁。这种文字距今已三千多年,被称为甲骨文。 清 末发现于 河南 安阳 。1899年 王懿荣 认定为 殷商 文字,从事收集。经 清 末及近现代学者相继研究,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至今发现的甲骨有十万片以上,文字约四千五百个,为学者所识者有三分之一。其基本字形结构与后世汉字相一致,是汉字的较早书体。 郭沫若 《今昔集·论古代社会》:“ 殷 代尚相当原始,对于鬼神有深厚的信仰。逢到一件事情,就卜兆问神,更将卜问所得,书刻在牛胛骨上或龟甲上,故称甲骨文。甲骨文和公文一样,有一定的格式。内容大概是祭事、田猎、风雨、战争、疾病之类。”

释义:

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是殷人占卜的记录,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下来的。

相关链接

相关词语:

哀毁骨立按甲寝兵按甲休兵傲骨嶙嶙按兵束甲案兵束甲案甲休兵百代文宗败鳞残甲表面文章冰肌玉骨病骨支离病入骨髓博文约礼不立文字不文不武白骨露野白骨再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