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文治

文治

词语文治
拼音wén zhì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指文化教育方面的业绩:文治武功。

解释:

(一)、谓以文教礼乐治民。

《礼记·祭法》:“ 文王 以文治, 武王 以武功,去民之菑。” 宋 范仲淹 《答赵元昊书》:“小国无文治而有武功,祸莫大焉。” 清 陈梦雷 《送官子之盖州序》:“ 盛 京 以 丰 岐 重地,文治焕然一新。”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朝廷正在广罗人才,力修文治。”

释义:

文治:以文教礼乐治民。《礼记·祭法》:“ 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菑。”

造句:

1、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都可以算的上是文治武功,比如康熙、乾隆、曹操、汉武帝、唐太宗、朱棣等,但成就最高的却是乾隆皇帝。

2、 古代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早已烟消云散。

相关链接文治造句

相关词语:

安邦治国百代文宗表面文章博文约礼不立文字不文不武不治之症班马文章半文半白半文不白拨乱反治拨乱为治秉文兼武秉文经武不名一文不直一文才兼文武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