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九品

九品

词语九品
拼音jiǔ pǐn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中国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指把人物分成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北魏时,每品各分正、从、第四品起,正、从又分上、下阶,共三十等。唐、宋时文职同北魏,武职三品起分上、下阶。隋、元、明、清时文武均同,留正、从品,无上、下阶,共十八等。

解释:

(一)、指九卿。

《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 韦昭 注:“九品,九卿。”

(二)、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 魏 晋 。从一品到九品,共分九等。

北魏 时每品各分正、从,第四品起正、从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 唐 宋 文职与 北魏 同。 隋 及 元 、 明 、 清 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之称,共分十八等。 唐 韩愈 《上宰相书》:“九品之位其可望,一亩之宫其可怀。”

(三)、 魏 晋 南北朝 时士人的九种品第。

《晋书·刘毅传》:“ 毅 以 魏 立九品,权时之制,未见得人,而有八损。”《汉书·古今人表》列古今人物为九等,实为“九品”之起源。参见“ 九品中正 ”。

(四)、指诗的九种风格。

明 周履靖 《骚坛秘语·总论诗》:“九品: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然。”

(五)、泛言九等,九级。

《南齐书·顾欢传》:“仙变成真,真变成神,或谓之圣,各有九品。”《初学记》卷二七引 沉怀远 《南越志》:“珠有九品。”

释义:

1.指九卿。 2.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从一品到九品,共分九等。北魏时每品各分正﹑从,第四品起正﹑从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唐宋文职与北魏同。隋及元﹑明﹑清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之称,共分十八等。 3.魏晋南北朝时士人的九种品第。《晋书.刘毅传》:"毅以魏立九品,权时之制,未见得人,而有八损。"《汉书.古今人表》列古今人物为九等,实为"九品"之起源。参见"九品中正"。 4.指诗的九种风格。 5.泛言九等,九级。

造句:

1、 “九品官人法”通常被称为九品中正制,此外还有诸多异名、别称。

2、 可见东吴征收赋税,确有户分三品与户分九品之类分.

相关链接九品造句

相关词语:

九回肠九折臂八街九陌百品千条愁肠九回愁肠九转调弦品竹凤引九雏高官极品含笑九泉鹤鸣九皋回肠九转九鼎大吕九垓八埏九回肠断九九归一九烈三贞九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