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马兰

马兰

词语马兰
拼音mǎ lán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披针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粗锯齿。花蓝紫色,形似菊花。嫩草可食,又可做猪的饲料。也称马兰头、鸡儿肠。《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蓬艾亲入御於牀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洪兴祖 补注:“《本草》云:马兰生泽旁,气臭,花似菊而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马兰》:“马兰湖泽卑溼处甚多,二月生苗,赤茎白根。长叶有刻齿状,似泽兰,但不香尔,南人多采汋晒乾,为蔬及馒馅。入夏高二三尺,开紫花,花罢有细子。”(2).即马蔺。 贺敬之 《放声歌唱》诗:“把马兰纸的《整风文献》和《七大决议》放在我的口袋里。”《新华日报》1943.3.4:“两月前,水未结冰,池里经常泡着与石灰混在一起的马兰草。”参见“ 马藺 ”。(3).见“ 马栏 ”。英文翻译1.【医】Indian kalimeris herb

解释:

(一)、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披针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粗锯齿。花蓝紫色,形似菊花。嫩草可食,又可做猪的饲料。也称马兰头、鸡儿肠。

《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蓬艾亲入御於牀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洪兴祖 补注:“《本草》云:马兰生泽旁,气臭,花似菊而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马兰》:“马兰湖泽卑溼处甚多,二月生苗,赤茎白根。长叶有刻齿状,似泽兰,但不香尔,南人多采汋晒乾,为蔬及馒馅。入夏高二三尺,开紫花,花罢有细子。”

(二)、即马蔺。

贺敬之 《放声歌唱》诗:“把马兰纸的《整风文献》和《七大决议》放在我的口袋里。”《新华日报》1943.3.4:“两月前,水未结冰,池里经常泡着与石灰混在一起的马兰草。”参见“ 马藺 ”。

(三)、见“ 马栏 ”。

释义: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披针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粗锯齿。花蓝紫色﹐形似菊花。嫩草可食,又可做猪的饲料。也称马兰头﹑鸡儿肠。 2.即马蔺。 3.见"马栏"。

造句:

1、夏天的花非常鲜艳、烂漫、缤纷,玫瑰、百合、马兰等等,尤其是马兰花,有比钢笔水还要深的蓝色,非常好看,庄稼长势喜人,玉米又高又大,小麦也已经长高了,看到了这幅画面,简直太美了!

2、在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闭幕式上,萨马兰奇发表了讲话。

相关链接马兰造句

相关词语:

风马牛露马脚马后炮马前卒下马威鞍马劳顿鞍马劳困鞍马之劳鞍前马后鞍马劳倦鞍马劳神宝马香车北叟失马弊车羸马兵荒马乱兵强马壮伯乐相马不食马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