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服
词语 | 祭服 |
---|---|
拼音 | jì fú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古代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历代形制有异。《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 贾公彦 疏:“《礼记·祭义》亦云:蚕事既毕,遂朱緑之,玄黄之,以为祭服。此亦当染之以为祭服也。”《诗·豳风·七月》“为公子裳” 毛 传:“祭服,玄衣纁裳。” 孔颖达 疏:“玄黄之色施於祭服。”《国语·周语上》“ 晋侯 端委以入” 三国 吴 韦昭 注:“説云:‘衣玄端,冠委皃,诸侯祭服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南设一大幕次,谓之‘大次’,更换祭服,天平冠,二十四旒,青裳龙服,中单朱舃,纯玉佩。”解释:
(一)、古代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历代形制有异。
《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 贾公彦 疏:“《礼记·祭义》亦云:蚕事既毕,遂朱緑之,玄黄之,以为祭服。此亦当染之以为祭服也。”《诗·豳风·七月》“为公子裳” 毛 传:“祭服,玄衣纁裳。” 孔颖达 疏:“玄黄之色施於祭服。”《国语·周语上》“ 晋侯 端委以入” 三国 吴 韦昭 注:“説云:‘衣玄端,冠委皃,诸侯祭服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南设一大幕次,谓之‘大次’,更换祭服,天平冠,二十四旒,青裳龙服,中单朱舃,纯玉佩。”
释义:
1.古代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历代形制有异。
造句:
1、往往有不同的合唱团合唱团合唱祭服或每制服。
2、最后,各种特定的宗教和团体的神职人员文书使用的祭服为会员。
相关词语:
哀告宾服安生服业白龙鱼服不服水土粗服乱头从风而服返我初服服低做小服田力穑服服贴贴服牛乘马负固不服弓调马服侯服玉食胡服骑射华冠丽服黄冠草服黄冠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