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都
词语 | 行都 |
---|---|
拼音 | xíng dū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在首都之外另设的一个都城,以备必要时政府暂驻解释:
(一)、在首都之外另设的一个都城,以备必要时政府暂驻,称为“行都”。
宋 范成大 《昼锦行送陈福公判信州》诗:“住在行都四十年,曾见归舟似公否?”《宋史·黄裳传》:“出攻入守,当据利便之势,不可不定行都。” 鲁迅 《伪自由书·战略关系》:“其实,现在一切准备停当,行都陪都色色俱全,文化古物和大学生,也已经各自乔迁。”
释义:
行都,在首都之外另设的一个都城,以备必要时政府暂驻。旧时皇帝(出行时)所在处(非法定首都),皇帝必定在此。南宋建炎三年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今南京市)作为行都,称“东都”。绍兴元年(1131年)升杭州为临安府(今杭州市)作为“行在”,绍兴八年正式定临安为行都,建康改为留都。
造句:
1、 工作平安,休息平安,衣食住行都平安。
2、 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相关词语:
按辔徐行按行自抑败德辱行倍日并行便宜行事兵行诡道并行不悖步线行针霸道横行班功行赏半路修行倍道而行倍道兼行便宜施行不护细行不拘细行跛行千里不矜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