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举趾

举趾

词语举趾
拼音jǔ zhǐ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举足;抬脚。
(二)、指举动。

解释:

(一)、举足;抬脚。

《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朱熹 集传:“举趾,举足而耕也。” 汉 刘向 《列女传·齐桓卫姬》:“今妾望君举趾高、色厉、音扬,意在 卫 也。” 明 方孝孺 《上巳约友登南楼》诗:“曷不一举趾,纵望渊与岑。”

(二)、指举动。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举趾为世人之所则,动脣为天下之所传。”

释义:

jǔ zhǐ ㄐㄨˇ ㄓㄧˇ举趾(举趾)(1).举足;抬脚。《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朱熹 《集传》中解释为:“举趾,举足而耕也。” 汉 刘向 《列女传·齐桓卫姬》:“今妾望君举趾高、色厉、音扬,意在 卫 也。” 明 方孝孺 《上巳约友登南楼》诗:“曷不一举趾,纵望渊与岑。”(2).举起农具,进行耕作。《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于省吾先生对“举趾”进行考证,提出“趾”通“镃”,相当于止兹通假,《孟子·公孙丑》中有“虽有镃基”,《广雅·释器》将镃解释为“锄也”。在这种含义下,“举趾”在诗句中可以与”于耜“对应,都是耕作的含义。(3).指举动。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举趾为世人之所则,动脣为天下之所传。”

相关链接

相关词语:

按兵不举百端待举百废待举百举百全包举宇内飙举电至不胜枚举不识抬举拔山举鼎百堕俱举百凡待举百废具举百废俱举百废咸举百举百捷飙发电举不遑枚举不可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