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彰
词语 | 昭彰 |
---|---|
拼音 | zhāo zhāng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明显;显著:罪恶昭彰。解释:
(一)、亦作“ 昭章 ”。昭著;显著。亦谓使彰明。
《汉书·王莽传上》:“昭章先帝之文功,明著祖宗之令德。”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唐李听神道碑》:“ 听 父子为 唐 名将,其勋业昭彰,故以碑考传,少所差异。” 清 林则徐 《会谕澳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土交凶稿》:“夫杀人者死,天理昭彰,无论 中国 外夷,一命总须一抵。”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这一对暴发的大总统和副总统,昭彰的报应出现了。”
(二)、光耀。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昭章云汉,暉丽日月。”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昭章文物,皆摛锦之相连。”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昭彰帝纪,炳蔚人文。”
释义:
昭彰,汉语词汇。拼音:zhāo zhāng释义:显著;彰明;功业昭彰|罪恶昭彰。
造句:
1、“爱”永远像真理昭彰,“淫”却永远骗人说谎。莎士比亚
2、在这种众目昭彰的情况下,就好像我的戒指变作霓虹招牌:看着我,看着我。
相关词语:
臭名昭著臭名昭彰跌宕昭彰恶迹昭著耳目昭彰恶迹昭着附骥名彰金昭玉粹劣迹昭著劣迹昭着冥昭瞢闇明昭昏蒙天理昭彰天理昭昭文昭武穆相得益彰欲盖弥彰燕昭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