琰圭
词语 | 琰圭 |
---|---|
拼音 | yǎn guī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圭的上端尖锐者。古代作为征讨不义的符信。《周礼·考工记·玉人》:“琰圭九寸,判规,以除慝,以易行。” 郑玄 注:“琰圭,琰半以上,又半为瑑饰,诸侯有为不义,使者征之,执以为瑞节也。”《周礼·春官·典瑞》:“琰圭以易行以除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琰圭有锋芒、伤害、征伐、诛讨之象者。” 元 方回 《石氏四子名字说》:“诸侯有不义者,王命使持琰圭之节执之,今之风宪将帅近之。”解释:
(一)、圭的上端尖锐者。古代作为征讨不义的符信。
《周礼·考工记·玉人》:“琰圭九寸,判规,以除慝,以易行。” 郑玄 注:“琰圭,琰半以上,又半为瑑饰,诸侯有为不义,使者征之,执以为瑞节也。”《周礼·春官·典瑞》:“琰圭以易行以除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琰圭有锋芒、伤害、征伐、诛讨之象者。” 元 方回 《石氏四子名字说》:“诸侯有不义者,王命使持琰圭之节执之,今之风宪将帅近之。”
释义:
1.圭的上端尖锐者。古代作为征讨不义的符信。
相关词语:
白圭之玷不露圭角不失圭撮荜门圭窦筚门圭窬残圭断璧传圭袭组重圭叠组断圭碎璧奉为圭臬圭角岸然圭角不露圭璋特达零圭断璧三复白圭析圭担爵析圭儋爵析圭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