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楹联

楹联

词语楹联
拼音yíng lián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挂或贴在楹上的对联,泛指对联。

解释:

(一)、挂或贴于楹柱的对联。又称楹帖。相传始于 五代 后蜀 主 孟昶 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餘庆,佳节贺长春。” 宋 时更用于楹柱,故名。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许宗伯》:“每闻僧作法事归,必聚论人家字画。有云堂幅好者,有云单条好者,有云横披更妙者,有云楹联出色者,争论不一。” 苏曼殊 《与刘三书》:“ 得山 得公书楹联,亦欢喜无量。” 郭沫若 《题桂花轩》诗序:“轩在 端州 七星巖 湖畔,门外有集 毛主席 词句楹联一副:‘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参阅 宋 张唐英 《蜀檮杌》卷下。

释义:

也叫“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叫“春联”。字数无定规,但两联须相等。旧时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旧体诗词的演变。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宋代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用于装饰和交际庆吊。

造句:

1、用于谚语、楹联及章回小说的章回标题等。

2、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相关链接楹联造句

相关词语:

璧合珠联丹楹刻桷雕玉双联雕楹碧槛浮想联翩跗萼联芳联袂而至联翩而至联篇累牍双桂联芳珠联璧合凿楹纳书珠璧联辉珠联玉映刮楹达乡五星联珠缀玉联珠蝉联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