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辙
词语 | 涸辙 |
---|---|
拼音 | hé zhé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比喻穷困的境地。(二)、犹搁浅。
解释:
(一)、比喻穷困的境地。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宋 司马光 《西台诗二十四韵》:“涸辙犹蒙润,寒灰免附炎。” 明 张煌言 《长鲸行》:“跳梁寧復昔睚眦,涸辙应怜旧饕餮。” 叶圣陶 《穷愁》:“岂久处涸辙,贪鄙渐萌,乃欲为此一掷,以冀非分耶?”参见“ 涸辙之鮒 ”。
(二)、犹搁浅。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海兽》:“海潮退后,有一兽涸辙沙滩,长八尺餘,色纯黑,毛如海虎。”
释义:
涸辙,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九上〈杂篇·外物〉。原指干涸了的车辙沟,后喻穷困的境地。 亦指搁浅。
相关词语:
北辙南辕闭门合辙重蹈覆辙车辙马迹出门合辙出门应辙蹈其覆辙蹈人旧辙蹈袭覆辙复蹈前辙改弦易辙改辕易辙改途易辙改辙易途更弦改辙更弦易辙涸辙之鲋海涸石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