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汉语词典 > 芟除

芟除

词语芟除
拼音shān chú
字数2字词语
形式ab式词语

意思:

(一)、除去(草):芟除杂草。
(二)、删除:文辞烦冗,芟除未尽。

解释:

(一)、除草;刈除。

唐 韦应物 《新理西斋》诗:“草木无行次,闲暇一芟除。” 宋 欧阳修 《再论按察官吏状》:“蒿莱芜秽之地,必先力加垦闢芟除,待其成田,然后以时耘耨。”《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偶见关房前草深数尺,久不芟除,乃唤小沙弥将锄去草。” 清 张锡祚 《编篱》诗:“枯朽既芟除,柯条尽青葱。”

(二)、斩伐;消灭。

《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赖先王芟除寇贼,扶育孤弱,遂令华夏復有纲纪。” 明 张居正 《与殷石汀经略广贼》:“今当申严将令,调益生兵,大事芟除,见贼即杀,勿復问其向背。” 梁启超 《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托辣斯立,则谓之竞争悉已芟除。”

(三)、删削。

释义:

芟除,汉语语词,动词,有三种意思:斩伐,消灭;除草,刈除;删削。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王朗传》:“赖先王芟除寇贼”,唐韦应物 《新理西斋》诗:“草木无行次,闲暇一芟除”。

造句:

1、人能习于勤,亦能习于惰。人之有惰念,不难芟除之;所可惧者,既由惰而因循,复由因循而长惰。

2、鹰岂不拔出它的根来,芟除它的果子,使它枯乾,使它发的嫩叶都枯乾了吗。

相关链接芟除造句

相关词语:

安良除暴除暴安良除残去秽除恶务尽除奸革弊除旧布新除旧更新除邪惩恶除恶务本除害兴利除患兴利除秽布新除疾遗类除狼得虎刬草除根剗草除根东荡西除杜渐除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