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讼
词语 | 自讼 |
---|---|
拼音 | zì sòng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一)、自己责备自己。(二)、为自己讼诉。
解释:
(一)、犹自责。
《论语·公冶长》:“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唐 司空图 《答孙邰书》:“今愚独以为不诚自讼,亦诚在其中矣。”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夫知道而能自讼,君子许之。”
(二)、替自己申诉。
《汉书·萧望之传》:“ 显 恭 恐 望之 自讼,下於它吏,即挟 朋 及待詔 华龙 。” 汉 刘向 《列女传·梁夫人嫕》:“后 和帝 立, 竇后 崩,诸 竇 以罪恶诛放, 嫕 从民间上书自讼。”《后汉书·崔駰传》:“ 瑗 上书自讼,得理,出。”
释义:
孔子提出的自我修养的方法。即对自己的过错进行自我责备,也就是道德上的自我谴责。
相关词语:
安闲自得安闲自在按行自抑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悲不自胜闭关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能自拔不能自已不由自主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