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声
词语 | 谐声 |
---|---|
拼音 | xié shēng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b式词语 |
意思:
(1).六书之一。即形声。意符(即形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2).谓声韵谐合。 唐 李绅 《皋桥》诗:“鸿鵠羽毛终有志,素丝琴瑟自谐声。” 清 陈维崧 《与吴汉槎书》:“ 吴 歈 越 艶,匪拟古不为功; 汉 乐 唐 謡,惟谐声乃为妙。”英文翻译1.{音} concord解释:
(一)、六书之一。即形声。意符(即形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
《周礼·地官·保氏》“五曰六书”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二)、谓声韵谐合。
唐 李绅 《皋桥》诗:“鸿鵠羽毛终有志,素丝琴瑟自谐声。” 清 陈维崧 《与吴汉槎书》:“ 吴 歈 越 艶,匪拟古不为功; 汉 乐 唐 謡,惟谐声乃为妙。”
释义:
谐声,读音xíe shē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六书之一。即形声。
造句:
1、认识汉字的人都知道,“泳”和“永”是两个谐声的字。
2、中山王铜器铭文中有大量同源词、谐声词、通假字和方言词,是研究上古音有价值的材料。
相关词语:
应声虫唉声叹气哀声叹气嗳声叹气百舌之声比肩齐声兵贵先声屏声息气不动声色不露声色百年谐老百啭千声百口同声悲声载道北鄙之声不声不吭不声不气不声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