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词语 | 黄鹤楼 |
---|---|
拼音 | huáng hè lóu |
字数 | 3字词语 |
形式 | abc式词语 |
意思:
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历代屡毁屡建。1985年重建的黄鹤楼在蛇山之巅,高50.4米,共五层。解释:
①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原在黄鹄矶头,始建于公元223年。传说,古时仙人费,常乘黄鹤在此休息,故名黄鹤楼。古楼雄伟壮丽,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屡毁屡建,最后一次焚毁于1884年。1985年在蛇山西端重建。楼高五层(加夹层为十层),高504米,飞檐挑角,十分壮丽。 ②诗篇名。唐代崔颢作。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写作者的登楼观感,流露出思乡之情。诗的前四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顺口而出,不避重复,却创造了高远的意境,尤为后人传诵。
造句:
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
2、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相关词语:
爱鹤失众白旄黄钺半青半黄抱恨黄泉背山起楼碧落黄泉别鹤孤鸾不舞之鹤白草黄云白叟黄童别鹤离鸾惭凫企鹤苍黄翻复橙黄橘绿虫沙猿鹤初写黄庭楚棺秦楼翠竹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