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凿
词语 | 凿凿 |
---|---|
拼音 | záo záo |
字数 | 2字词语 |
形式 | aa式词语 |
意思:
(1).鲜明貌。《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凿凿。” 毛 传:“凿凿然,鲜明貌。” 宋 苏轼 《浚井》诗:“上除青青芹,下洗凿凿石。”(2).高峻貌。 宋 范成大 《送子文杂言》诗:“万山丛丛石凿凿,官居破屋巢烟萝。”(3).形容水声。 宋 沉辽 《暑雨》诗:“緑树暗濛濛,流水鸣凿凿。”(4).确实。 宋 苏轼 《<凫绎先生诗集>叙》:“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穀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实则《隋书》虽不为 王通 立传,而 唐 人言之凿凿,不得谓实无其人。”近义词确切、切实、确实、确凿、准确英文翻译1.[书] true; certain; verified解释:
(一)、鲜明貌。
《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凿凿。” 毛 传:“凿凿然,鲜明貌。” 宋 苏轼 《浚井》诗:“上除青青芹,下洗凿凿石。”
(二)、高峻貌。
宋 范成大 《送子文杂言》诗:“万山丛丛石凿凿,官居破屋巢烟萝。”
(三)、形容水声。
宋 沉辽 《暑雨》诗:“緑树暗濛濛,流水鸣凿凿。”
(四)、确实。
宋 苏轼 《<凫绎先生诗集>叙》:“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穀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实则《隋书》虽不为 王通 立传,而 唐 人言之凿凿,不得谓实无其人。”
释义:
凿凿,古代文言文中的词语。
造句:
1、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2、广告言之凿凿,厂家一无所知,关于"第一良药研制者"的说法,谁都说不清。
相关词语:
穿凿附会丁公凿井方枘圆凿方凿圆枘方枘圜凿附会穿凿架谎凿空匡衡凿壁量枘制凿量凿正枘磨牙凿齿确凿不移枘凿冰炭枘凿方圆枘圆凿方妄生穿凿言之凿凿圆凿方枘